嘉兴大学“袜偶”创意课堂点亮秀洲爱心暑托班
近日,秀洲区新城街道亚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“家门口”爱心暑托课堂内欢声阵阵。嘉兴大学设计学院绘梦拾光“哇哦,袜偶”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带领20余名孩子开展旧物改造艺术课。五颜六色的废旧袜子经巧手缝制,变身憨态可掬的玩偶,孩子们举着作品雀跃高呼:“我的袜子小熊活啦!”

实践团成员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用旧袜子制作的各式玩偶,憨态可掬的毛毛虫、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立即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。“原来旧袜子还能变成这么可爱的玩具!”8岁的乐乐兴奋地说道。

在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的指导下,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。填充丝绵、缝合造型、装饰点缀,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发现的乐趣。有的孩子给玩偶缝上了夸张的大眼睛,有的用彩线编织出独特的发型,还有的别出心裁地为作品设计了小披风。丹丹捧着自己制作的“袜子小猫”,兴奋地向志愿者展示:“姐姐你看,我的小猫会喵喵叫呢!”
活动结束时,孩子们都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袜偶。工设专业学生周楚钰感叹:“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,他们用最朴素的材料创造出最生动的作品,这让我们对‘设计’有了全新的理解。”实践团成员唐婉莹补充道:“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,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。这不仅是我们在教他们,更是他们在治愈我们。”
次日的创意盆栽课上,孩子们将旧袜子改造成独具特色的盆栽装饰。7岁的琪琪用粉色扭扭棒为盆栽制作了一副“俏皮墨镜”,引得小伙伴们阵阵欢笑;几个孩子合作完成的“彩虹条纹衫”盆栽,将不同颜色的袜子巧妙拼接,为绿植穿上了绚丽的新衣;还有小朋友缝制出可爱的袜子小熊,让它成为多肉植物的“守护者”。

“这不仅仅是一次手工课,”实践队负责人周星蹲在孩子们身边温柔地讲解,“当你们每天为它浇水,看着嫩芽一点点长大时,就能感受到生命的奇迹。”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往装饰好的花盆里填土、播种,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对新生命的期待。
第三节课堂变身“小小裁缝铺”。志愿者们耐心示范如何将旧袜子改造成实用的小包包:剪开袜跟作为包身,翻折袜口形成包边,再用彩线装饰。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。有的缝上对称的纽扣做成笑脸包,有的用彩线织出波浪纹路,还有的将不同颜色的袜片拼贴成“马赛克”款式。
剪刀的轻响、针线的穿梭与孩子们的轻声讨论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。社区负责人看着桌上摆满的作品感慨道:“虽然针脚还显稚嫩,但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,这份珍惜之情正是活动最珍贵的收获。”

活动结束后,8岁的浩浩骄傲地说:“我要用这个小包装文具,还要每天给盆栽浇水,看着它和弟弟一起长大!”这番话道出了活动的深层意义: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变废为宝的乐趣,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创造力。
带队老师石婧深有感触地说,“孩子们会为生长的植物开心,会为开线的包包着急,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,就是最生动的成长教育。”
这个夏天,在嘉兴市秀洲区的爱心暑托课堂里,旧袜子承载的童真与绿意正在悄悄生长。一颗颗关于环保、关于创造、关于责任的种子,已经通过这一针一线、一土一水,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。